诗词大全

汉朝儒生行

朝代: 作者:龚自珍
汉朝儒生不青紫,二十高名动都市。《易》通田何《书》欧阳,三十方补掌故史。
门寒地远性傥荡,出门无阶媚天子。会当大河决酸枣,愿入薪楗三万矢。
路逢绛灌拜马首,拜则槃辟人不喜。归来仰屋百喟生,著书时时说神鬼。
生不逢高皇骂儒冠,亦不遇灞陵轻少年。爱读《武皇传》,不遇武皇祠神仙。
神仙解词赋,《大人》一秦凌云天。枕中黄金岂无药,更生误读淮王篇。
自言汉家故事网罗尽,胸中语秘世莫传。略传将军之客数言耳,不惜钳我歌当筵。
一歌使公惧,再歌使公悟,我歌无罪公无怒。汉朝西海如郡县,蒲萄天马年年见。
匈奴左臂乌孙王,七译来同藁街宴。武昭以还国威壮,狗监鹰媒尽边将。
出门攘臂攫牛羊,三载践更翻沮丧。三十六城一城反,都护上言请勤远。
期门或怒或阴喜,喜者何心怒则愤。关西籍甚良家子,卅年久绾军符矣。
不结椎埋儿,不长鸣珂里。声名自震大荒西,饮马昆仑荡海水。
不共郅支生,愿逐楼兰死。上书初到公卿惊,共言将军宜典丘。
麟生凤降岂有种,况乃一家中国犹弟兄。旌旗五道从天落,小印如斗大如斛。
尽隶将军一臂呼,万人侧目千人诺。山西少年感生泣,羽林群儿各努力。
共知汉主拔孤根,坐见孤根壮刘室。不知何姓小侯瞋,不知何客惎将军。
将军内顾忽疑惧,功成定被他人分。不如自亲求自附,飞书请隶嫖姚部。
上言乞禁兵,下言避贤路。笑比高皇十八侯,自居虫达曾无羞。
此身愿爵关内老,黄金百斤聊可保。呜呼!汉家旧事无人知,南军北军颇有私。
北军似姑南似嫂,嫂疏姑戚群僮窥。可怜旧事无人信,门户千秋几时定。
门户原非主上心,詄荡吾知汉皇圣。是时书到甘泉夜,答诏徘徊未轻下。
密问三公是与非,沮者不坚语中罢。庾词本冀公卿谅,末议微闻道涂骂。
拙哉某将军,非火胡自焚。非蚕胡自缚,非虿胡自螫。
有舌胡自挢,有臂胡自掣。军至矣,刺史迎,肥牛之腱万镬烹。
军过矣,掠童女,马踏燕支贱如土。嬴家长城如一环,汉家长城衣带间。
嬴家正为汉家用,坐见入开仍出关。入关马行疾,出关马无力。
丞华厩里芝草稀,水衡金贱苦乏绝。卜式羊蹄尚无用,相如黄金定何益。
珠崖可弃例弃之,夜过茂陵闻太息。汉家庙食果何人,未必卫霍无侪伦。
酹金失侯亦有命,人生那用多苦辛。噫嚱!人生那用长苦辛。
勿向人间老,老阅风霜亦枯槁。千尺寒潭白日沈,将军之心如此深。
后世读书者,毋向兰台寻。兰台能书汉朝事,不能尽书汉朝千百心,儒林丈人识此吟。
hàn cháo shēng qīng
èr shí gāo míng dòng dōu shì
tōng tián shū ōu yáng
sān shí fāng zhǎng shǐ
mén hán yuǎn xìng tǎng dàng
chū mén jiē mèi tiān
huì dāng jué suān zǎo
yuàn xīn jiàn sān wàn shǐ
féng jiàng guàn bài shǒu
bài pán rén
guī lái yǎng bǎi kuì shēng
zhe shū shí shí shuō shén guǐ
shēng féng gāo huáng guàn
líng qīng shǎo nián
ài huáng chuán
huáng shén xiān
shén xiān jiě
rén qín líng yún tiān
zhěn zhōng huáng jīn yào
gèng shēng huái wáng piān
yán hàn jiā shì wǎng luó jìn
xiōng zhōng shì chuán
luè chuán jiāng jūn zhī shù yán ěr
qián dāng yàn
shǐ 使 gōng
zài shǐ 使 gōng
zuì gōng
hàn cháo 西 hǎi jùn xiàn
táo tiān nián nián jiàn
xiōng zuǒ sūn wáng
lái tóng gǎo jiē yàn
zhāo hái guó wēi zhuàng
gǒu jiān yīng méi jìn biān jiāng
chū mén rǎng jué niú yáng
sān zǎi jiàn gèng fān sàng
sān shí liù chéng chéng fǎn
dōu shàng yán qǐng qín yuǎn
mén huò huò yīn
zhě xīn fèn
guān 西 shèn liáng jiā
nián jiǔ wǎn jūn
jié zhuī mái ér
zhǎng míng
shēng míng zhèn huāng 西
yǐn kūn lún dàng hǎi shuǐ
gòng zhì zhī shēng
yuàn zhú lóu lán
shàng shū chū dào gōng qīng jīng
gòng yán jiāng jūn diǎn qiū
lín shēng fèng jiàng yǒu zhǒng
kuàng nǎi jiā zhōng guó yóu xiōng
jīng dào cóng tiān luò
xiǎo yìn dòu
jìn jiāng jūn
wàn rén qiān rén nuò
shān 西 shǎo nián gǎn shēng
lín qún ér
gòng zhī hàn zhǔ gēn
zuò jiàn gēn zhuàng liú shì
zhī xìng xiǎo hóu tián
zhī jiāng jūn
jiāng jūn nèi
gōng chéng dìng bèi rén fèn
qīn qiú
fēi shū qǐng piáo yáo
shàng yán jìn bīng
xià yán xián
xiào gāo huáng shí hóu
chóng céng xiū
shēn yuàn jué guān nèi lǎo
huáng jīn bǎi jīn liáo bǎo
hàn jiā jiù shì rén zhī
nán jūn běi jūn yǒu
běi jūn nán sǎo
sǎo shū qún tóng kuī
lián jiù shì rén xìn
mén qiān qiū shí dìng
mén yuán fēi zhǔ shàng xīn
dié dàng zhī hàn huáng shèng
shì shí shū dào gān quán
zhào pái huái wèi qīng xià
wèn sān gōng shì fēi
zhě jiān zhōng
běn gōng qīng liàng
wēi wén dào
zhuō zāi mǒu jiāng jūn
fēi huǒ fén
fēi cán
fēi chài shì
yǒu shé jiǎo
yǒu chè
jūn zhì
shǐ yíng
féi niú zhī jiàn wàn huò pēng
jūn guò
luě tóng
yàn zhī jiàn
yíng jiā zhǎng chéng huán
hàn jiā zhǎng chéng dài jiān
yíng jiā zhèng wéi hàn jiā yòng
zuò jiàn kāi réng chū guān
guān háng
chū guān
chéng huá jiù zhī cǎo
shuǐ héng jīn jiàn jué
bo shì yáng shàng yòng
xiàng huáng jīn dìng
zhū zhī
guò mào líng wén tài
hàn jiā miào shí guǒ rén
wèi wèi huò chái lún
lèi jīn shī hóu yǒu mìng
rén shēng yòng duō xīn
rén shēng yòng zhǎng xīn
xiàng rén jiān lǎo
lǎo yuè fēng shuāng gǎo
qiān chǐ hán tán bái shěn
jiāng jūn zhī xīn shēn
hòu shì shū zhě
xiàng lán tái xún
lán tái néng shū hàn cháo shì
néng jìn shū hàn cháo qiān bǎi xīn
lín zhàng rén shí yín

※提示:拼音为程序生成,因此多音字的拼音可能不准确。
作者介绍
龚自珍
龚自珍(1792-1841),清末思想家、文学家。一名巩祚,易简,字(王瑟)人,号定庵。浙江仁和人。道光进士。曾任内阁中书、礼部主事。他支持林则徐禁...详情
相关作品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浩荡离愁白日斜,吟鞭东指即天涯。
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向着日落西斜的远处延伸, 马鞭向东一挥,感觉就是人在天涯一般。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从枝头上掉下来的落花不是无情之物,即是化作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

浩荡离愁白日斜(xié,旧时读xiá),吟鞭(biān)东指即天涯。
浩荡离愁:离别京都的愁思浩如水波,也指作者心潮不平。浩荡,无限。吟鞭:诗人的马鞭。东指:东方故里。即:到。天涯:指离京都遥远。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落红:落花。花朵以红色者为尊贵,因此落花又称为落红。花:比喻国家。

这诗作于1839年(农历己亥),是诗人的代表作品。是年,诗人辞官南归故里,后又北取眷属,就在往返途中创作了这一部堪称绝唱的大型七绝组诗。这组诗忆述见闻、回忆往事、抒发感慨,艺术地再现与反映了自己生平、思想、交游、宦迹、著述的丰富阅历,标志着诗人认识社会和批判现实的能力,在晚年已臻新的境界。时值鸦片战争爆发的前夜,诗中颇有感时忧国的力作。这首诗则表现诗人辞官的决心,报效国家的信念与使命,以及献身改革理想的崇高精神,语气乐观,形象生动,极富艺术魅力。

诗的前两句抒情叙事,在无限感慨中表现出豪放洒脱的气概。一方面,离别是忧伤的,毕竟自己寓居京城多年,故友如云,往事如烟;另一方面,离别是轻松愉快的,毕竟自己逃出了令人桎梏的樊笼,可以回到外面的世界里另有一番作为。这样,离别的愁绪就和回归的喜悦交织在一起,既有“浩荡离愁”,又有“吟鞭东指”;既有白日西斜,又有广阔天涯。这两个画面相反相成,互为映衬,是诗人当日心境的真实写照。

在中国古典诗歌中,诗人们常常喜欢用落日作为自然现象和象征韶光易逝的双重手法来显示相思之烈或别离之苦。“吟鞭东指即天涯”。“吟鞭”是指诗人的马鞭,“东指”点明了此行的目的地——故乡(浙江)。“即天涯”是说距离故乡还很远。马鞭举处,前面便是离京师越来越远的海角天涯。元人马致远的《天净沙》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龚自珍以“浩荡”修饰离愁,以“白日斜”烘托离愁,以“天涯”映衬离愁,这种多层次的描写方法和马致远的“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有异曲同工之妙。只不过龚自珍的“吟鞭东指即天涯”没有直接说自己是“断肠人”而已。

按理说,龚自珍不满于死气沉沉的礼部衙门生活,毅然辞去礼部主事之职,准备回家乡杭州干一番事业,只身出都,有的只是对旧势力的决裂之感和憎恶之情,不应产生浩荡的离愁。唐诗人刘皂《旅次朔方》云:“无端更渡桑干水,却望并州是故乡。”说由于迁谪到更远的地方,因此连客舍地也成为故乡了。不同之处在于,龚自珍虽说是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但小时候在北京住过,又在礼部和其他机构做了十余年京官,京城早已成了他的第二故乡。虽然龚自珍是主动要求辞职,但辞职的原因却是因为沉沦下僚,生活拮据,事出无奈,客观上是被迫离京出都。因此,“浩荡离愁”中,含有些许仕途蹭蹬,不为世用的感叹和在政治上、思想上的孤独感。兼之龚自珍当时与妓女灵箫关系十分密切,《己亥杂诗》十分之一的主题都与灵箫有关,其中一首说自己正堕入“红似相思绿似愁”的情场里,虽说灵箫并不在京师,但在这种情况下,与过去的生活告别,缠绵悱恻、依依不舍的“离愁”也就难排难遣。可见,龚自珍的“离愁”内涵是丰富、复杂和多方面的。

日暮的片片飞花,撩起诗人的离愁。事业未竟,岁月蹉跎,青春已逝,红日西沉,今番出都,也许不再回还,作为描摹落花的能手,诗人爱“探春”,更爱“送春”,爱花开,也许更爱看花落,他曾在《西郊落花歌》中说纷飞的海棠花是到人间飘泊逗留的奇龙怪凤,把大风中海棠纷谢的奇景比作“如钱塘潮夜澎湃;如昆阳战晨披靡;如八万四千天女洗脸罢,齐向此地倾胭脂”。“又闻净土落花深四寸,冥目观想尤神驰”,想像“安得树有不尽之花更雨新好者,三百六十日长是落花时”。他对落花作过那么多美妙的比喻,而如今,诗人突然感到自己像一片飘飞的落花。辞别京都,诗人乘马车出都,一路情不能已,对着无边的落花,展开丰富的想像。官场的倾轧,沉重的氛围,窒息的人性,拮据的生活,诗人把自己的身世与落花完全融为一体。

“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诗人笔锋一转,由抒发离别之情转入抒发报国之志。并反用陆游的词“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落红,本指脱离花枝的花,但是,并不是没有感情的东西,即使化做春泥,也甘愿培育美丽的春花成长。不为独香,而为护花。表现诗人虽然脱离官场,依然关心着国家的命运,不忘报国之志,以此来表达他至死仍牵挂国家的一腔热情;充分表达诗人的壮怀,成为传世名句。

落花决不是无情的废物,诗人辞去礼部主事之职,正是为了到家乡主掌书院,聚徒讲学,把自己的学业和思想传给生徒,以变革的热情和未来的憧憬启迪他们,为国为民尽自己的最后一点力量。花落归根,化为春泥,正可以孕育新的春天,色彩、芬芳,正可以献给后之来者。诗人从大自然生生不息的规律中得到启发。大自然里花开花落,本来风雨由之,无感情可言,落红说不上是“有情物”还是“无情物”,只是诗人把自己的身世与落花完全结合起来,把感情移向落花,才使落花也具有人的感情,从而变成有情物。落花有情,表现在去酿造新的彩色的世界——“化作春泥更护花”。至此,诗人终于把飞花般纷乱的思绪捉住,从愁思中摆脱出来,带着时代的使命感,上升到一种庄严神圣的境界。“化作春泥更护花”,这是飞花的独自,也是诗人与腐败的官场决裂,向黑暗的势力抗争的庄严而神圣的宣誓。为了国家和黎民百姓,为了似锦繁花,不惜献身化为春泥。

这首小诗将政治抱负和个人志向融为一体,将抒情和议论有机结合,形象地表达了诗人复杂的情感。龚自珍论诗曾说“诗与人为一,人外无诗,诗外无人”(《书汤海秋诗集后》),他自己的创作就是最好的证明。

hào dàng chóu bái xié
yín biān dōng zhǐ tiān
luò hóng shì qíng
huà zuò chūn gèng huā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九州生气恃风雷,万马齐喑究可哀。
只有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才能使中国大地焕发勃勃生机,然而社会政局毫无生气终究是一种悲哀。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材。
我奉劝上天要重新振作精神,不要拘泥一定规格以降下更多的人才。

九州生气恃(shì)风雷,万马齐喑(yīn)究可哀。
九州:中国的别称之一。分别是:冀州、兖州、青州、徐州、扬州、荆州、梁州、雍州和豫州。生气:生气勃勃的局面。恃:依靠。万马齐喑:比喻社会政局毫无生气。喑:沉默,不说话。

我劝天公重抖擞(sǒu),不拘一格降人材。
天公:造物主。抖擞:振作,奋发。降:降生,降临。

这是一首出色的政治诗。

全诗层次清晰,共分三个层次:第一层,写了万马齐喑,朝野噤声的死气沉沉的现实社会。“万马齐喑”,比喻在清朝统治下,人们不敢讲话,到处是一种令人窒息的沉闷气氛。这里用了一个典故。苏轼《三马图赞引》:“时(宋元祐初)西域贡马,首高八尺,龙颅而风骨,虎背而豹章,出东华门,入天驷监,振鬣长鸣,万马齐喑。”对于“万马齐喑”的局面,用一“哀”字,表明诗人痛惜之情与爱国之心。诗人于1810年到北京做官,满怀经世之志、治国之略,但是仕途的失意。政治主张的破灭,使他清醒地认识到他处在“平生进退两颠簸”(《十月廿夜大风不寐起而书怀》)的境遇中。

第二层,作者指出了要改变这种沉闷,腐朽的观状,就必须依靠风雷激荡般的巨大力量。暗喻必须经历波澜壮阔的社会变革才能使中国变得生机勃勃。

第三层,作者认为这样的力量来源于人材,而朝庭所应该做的就是破格荐用人材,只有这样,中国才有希望。“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运用移花接木的手法,表现了诗人渴望砸烂黑暗统治,出现一个崭新世界的愿望。“天公”,即玉皇,亦即世俗所谓老天爷。诗人揭露时弊,忽然就劝起老天爷来了,诗末自注云:“过镇江,见赛玉皇及风神、雷神者,祷祠数万,道士乞撰青词。”这个自注说明了诗人写这首诗的具体环境,看出了诗人是借“道士乞撰青词”之机,用民间迷信活动来为自己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服务。“不拘一格”,充分表现了诗人开阔的胸怀,远大的目光,具有战略性的设想。当时的清政府,腐朽无能,内忧外患,特别是帝国主义侵略者,虎视耽耽,奴役中国民族、灭亡中国国家之心不死,瓜分风潮,迫在眉睫,要拯救暴风中破船似的中国,非有各方面的大批人才,是无济午事的,所以诗人劝天公重新振作精神,不拘一格而降大批人才,共挽即倒的狂澜,将倾的大厦。“劝”字,颇具积极意义。它是奉劝,而不是乞求,表现了诗人处于踞离临下的地位,也显示出诗人变革的信心。

诗的前两句用了两个比喻,写出了诗人对当时中国形势的看法。“万马齐喑”比喻在腐朽、残酷的反动统治下,思想被禁锢,人才被扼杀,到处是昏沉、庸俗、愚昧,一片死寂、令人窒息的现实状况。“风雷”比喻新兴的社会力量,比喻尖锐猛烈的改革。从大处着眼、整体着眼、大气磅礴、雄浑深邃的艺术境界。诗的后两句,“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是传诵的名句。诗人用奇特的想象表现了他热烈的希望,他期待着优秀杰出人物的涌现,期待着改革大势形成新的“风雷”、新的生机,一扫笼罩九州的沉闷和迟滞的局面,既揭露矛盾、批判现实,更憧憬未来、充满理想。它独辟奇境,别开生面,呼唤着变革,呼唤未来。

jiǔ zhōu shēng shì fēng léi
wàn yīn jiū āi
quàn tiān gōng zhòng dǒu sǒu
jiàng rén cái

少年击剑更吹箫,剑气箫心一例消。


谁分苍凉归棹后,万千哀乐集今朝。

shǎo nián jiàn gèng chuī xiāo
jiàn xiāo xīn xiāo
shuí fèn cāng liáng guī zhào hòu
wàn qiān āi jīn cháo
抒怀

少年哀乐过于人,歌泣无端字字真。既壮周旋杂痴黠,童心来复梦中身。

shǎo nián āi guò rén
duān zhēn
zhuàng zhōu xuán chī xiá
tóng xīn lái mèng zhōng shēn
一十三度溪花红,一百八下西溪钟。卿家沧桑卿命短,渠侬不关关我侬。
shí sān huā hóng
bǎi xià 西 zhōng
qīng jiā cāng sāng qīng mìng duǎn
nóng guān guān nóng

陶潜酷似卧龙豪,万古浔阳松菊高。莫信诗人竟平淡,二分梁甫一分骚。

梁甫:指诸葛亮的《梁甫吟》。骚:指屈原的《离骚》。

táo qián lóng háo
wàn xún yáng sōng gāo
xìn shī rén jìng píng dàn
èr fèn liáng fèn sāo
读书松树

紫黯红愁无绪,日暮春归甚处?春更不回头,撇下一天浓絮。春住!春住!黦了人家庭宇。

紫黯红愁无绪,日暮春归甚处?春更不回头,撇下一天浓絮。春住!春住!黦了人家庭宇。
东风最无情,让那悦目的姹紫嫣红也暗淡失了本色,天色将晚,春的归处又在哪里呢?春光一去不回头,只留下满天飞絮。春天啊春天,你能否停下脚步为这失了颜色的房屋重新渲染上春色。

紫黯(àn)红愁无绪,日暮春归甚处?春更不回头,撇下一天浓絮。春住!春住!黦(yuè)了人家庭宇。
黯:黯淡,失了本色。撇:抛弃,抛酒。浓絮:指柳絮。住:停下。黦:色败坏。污迹。

 东君无情,一时间姹紫嫣红皆黯然失色。而春光却不顾人们的挽留和叹息,仍抛下满天白絮,径自离去,以至作者急得连声呼唤“春住”。惜春之情,溢于言表。

àn hóng chóu
chūn guī shèn chù
chūn gèng huí tóu
piě xià tiān nóng
chūn zhù
chūn zhù
le rén jiā tíng
婉约惜春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名流。
在那繁华绮丽的江南富庶之地,无限的恩宠和肆意报怨齐集于名流士林。

牢盆狎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上游。
权贵、幕僚把持着全部大权,内宫佞臣窃据了朝廷要津。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书生离席畏惧文字狱,著作只为谋食保安宁。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田横壮士今在何处?难道都已封官拜爵、归顺大汉朝廷?

金粉东南十五州,万重恩怨属(zhǔ)名流。
金粉:古代妇女化妆用的铅粉。这里指景象繁华。十五州:泛指长江下游地区。恩怨:指情侣夫妻间的恩爱悲怨之情。属:表结交。名流:知名之士。这里指当时社会上沽名钓誉的头面人物。

万盆狎(xiá)客操全算,团扇才人踞(jù)上游。
狎客:权贵豪富豢养的亲近的清客。团扇:圆扇,古代宫妃、歌妓常手执白绢团扇。才人:宫中女官。踞上游:指占居高位。

避席畏闻文字狱,著书都为稻粱谋。
避席:古人席地而坐,为表示恭敬或畏惧离席而起。文字狱:指清统治者迫害知识分子的一种冤狱,故意在作者诗文中摘取字句,罗织成罪。康熙、雍正、乾隆几代文字狱尤为厉害。为稻粱谋:为生活打算。原指鸟类寻觅食物,转指人们为衣食奔走。

田横五百人安在,难道归来尽列侯?
列侯:爵位名。汉制,王子封侯,称诸侯,异姓功臣受封,称列侯。

题为《咏史》,实则伤时,感慨当时江南名士慑服于清王朝的残酷统治、庸俗苟安之状。他们或依附权门,窃踞要职,或明哲保身,埋头著书。结句才接触史事,以田横抗汉的故事,揭穿清王朝以名利诱骗知识分子的用心。借古讽今,含意深邃,深刻而又辛辣地把对“名流”的揭露提高到对清王朝统治的批判上,鞭挞了当时整个现实社会的腐朽没落。

首联写在繁华的东南地区,那些依附权贵、沽名钓誉的所谓“名流”,都是从个人利害出发互相勾结和倾轧,造成了无穷无尽的恩怨,把这个地区搞得乌烟瘴气。作者客居昆山,俯仰东南士风,感慨颇多,所以在诗中着重讽刺了江南一带“社会名流”争名逐利的卑劣品行以及官场为小人所把持的现状。

颔联中说“名流”中之官场,既有手柄大权、铜气熏天之“牢盆狎客”,亦多团扇麈尾、高谈阔论而百无一能之贵介子弟,那些在盐商家帮闲的清客和那些轻薄文人——即所谓的“名流”,在当时的社会操纵全局、窃据高位。诗句中虽未具体揭示“名流”们祸国殃民的罪恶,也没直接描写老百姓遭受欺压的苦难;但整个社会被这样一批狐群狗党所统治,不难想见这表面上繁华绮丽的金粉世界是怎样的乌烟瘴气,二者共同酿就的恶浊之风深为作者所厌憎。一“操”字、一“踞”字本无褒贬,此处却写得极富动感、极冷峻,鞭挞之意鲜明自见。

颈联反映了士人在文字狱高压政策下的处境和苟安态度。诗句中既表现了诗人对清政府利用文字狱镇压士人的愤恨,也对那些不顾国家利益、只醉心于个人名利的士人表示了不满和慨叹,对现实的另一端、与官场相对照的“士林”心态予以揭皮见骨的描摹,痛下针砭。表示了作者对高压下的知识群体的柔媚、怯懦充满愤懑与同情,从而引出结尾两句。

尾联作者锋芒所向是玩弄士人于股掌之间的最高统治层。从刘邦假惺惺的不可能兑现的封侯许诺,到李世民“天下英雄入我彀中矣”的洋洋得意,再到朱元璋“寰中士夫不为君用”即“自外其教”,应“诛其身而没其家”的酷法,再到清初以来不绝如缕的文字狱案,谙熟史事的龚自珍深悉底里,于是借田横的故事告诫世人不要轻信清政府的怀柔政策。借这一历史故事,揭露了清政府对士人采取的思想压制和笼络政策的欺骗性。他们才是造就这些“黑幕”的总后台。作者真正可贵的思考蕴藏在最后这一问中。

这首诗的特点在于一是表现为吟咏历史与讽喻现实的统一;二是表现为政治思想与艺术概括的统一;三是全诗层次清晰,笔锋犀利,用典贴切,叙议结合,增强了诗歌的现实性和批判性。造语凝重端方,属对严谨工整,音调铿锵悦耳,读来有骨力铮铮之感,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和音乐美。

jīn fěn dōng nán shí zhōu
wàn zhòng ēn yuàn shǔ míng liú
láo pén xiá cāo quán suàn
tuán shàn cái rén shàng yóu
wèi wén wén
zhe shū dōu wéi dào liáng móu
tián héng bǎi rén ān zài
nán dào guī lái jìn liè hóu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 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座灵。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殒少微星。 从来不蓄湘累问,唤出嫦娥诗与听。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展开阅读全文V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
春夜独自一人伤心的坐在画屏旁,不如抬头远望夜空。

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无言帝座灵。
一座大山接地拔起,整个天空都静的无比。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殒少微星。
边塞上升起了一股股雾气,想起江东正在浴血奋战的战士们正在为国厮杀。

从来不蓄湘累问,唤出嫦娥诗与听。
自己从来没有像他们一样奔赴战场,只是喜欢作词,歌咏他们。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人材海内空。
沉重的心事压着我东奔西走,我曾是睨视海内人材的杰出者啊!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年惜堕晋贤风。
幼年即堕入晋贤的通脱狂浪、不拘礼法之风,可到了壮岁才谋了个小小的国史馆校对官。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我的理想并不是功成名,而是为世人留下一批才气纵横、读来令人回肠荡气文字。

万一禅关砉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万一有一天束缚限制人们才智的关卡砉然破毁,到那时候,人可以成为如玉的美人,剑也能够吐出如虹的气势。

 

春夜伤心坐画屏,不如放眼入青冥(míng)。
青冥:天空。

一山突起丘陵妒,万籁(lài)无言帝座灵。
帝坐:即帝座,北极第二星,代指帝王。

塞上似腾奇女气,江东久殒(yǔn)少微星。
少微星:太微座西有四星,代表处士、议士、博士、大夫。少微星明则贤士举,不明则反之。见张守节《史记正义》。

从来不蓄湘(xiāng)累问,唤出嫦娥诗与听。
湘累:指屈原。屈原无辜被放,投湘水而死,故称。见扬雄《反离骚》。湘累问,指屈子名篇《天问》。

沉沉心事北南东,一睨(nì)人材海内空。

壮岁始参周史席,髫(tiáo)年惜堕(duò)晋贤风。
 壮岁:三十岁。作者道光元年(1821)充国史馆校对官,参修《一统志》,时年三十。髫年:幼年。

功高拜将成仙外,才尽回肠荡气中。

万一禅关砉(xū)然破,美人如玉剑如虹。
禅关:佛教称参悟教义时遇到的种种障碍。 砉然:皮骨剥离声,见《庄子·养生主》。

以雄奇之笔写哀怨之情,最为定庵所擅长,亦最能体现其“剑”、“箫”合一的独特的美学品格。这两篇《夜坐》如此,下面两篇《秋心》亦复如是,将其对读,能对定庵诗歌卓绝处有更深一重体验。

本组诗作于道光三年(1823)秋,作者以内阁中书充国史馆校对官,又值第四次应会试落榜,孤愤之情、奇崛之意纷至沓来,夜坐难眠,遂有此神思飙发、想象突奔之篇章。前首一开始即点出“伤心”二字,为一组诗之关捩,而“不如放眼入青冥”则将视野放宽至无垠的夜空,藉此来思索宇宙与人生,于是全诗基调顿时超越了一城一地的鸡虫得失,而是展现出广阔深邃的诗意图景与哲理意蕴。“一山”二句为定庵诗中奇语,与其说是遥望黑夜所见,毋宁说仍是展现了心灵化的“夜色”,“山”、“丘陵”、“万籁”、“帝坐”等亦皆是人文化了的意象,其造势之峻峭、思想之锋锐曾为康有为等激赏。五六句以旧典隐微陈郁地表现作者对时政、尤其是人材问题的见解,一“似”字、一“久”字为匠心所在,充满指责愤激之意。“平生不蓄湘累问”一句反用杜甫《暮春江陵送马大卿公恩命追赴阙下》“天意高难问,人情老易悲”诗意,既然问天而无效,那便只有月中嫦娥能够听取自己的忧愤了!汹涌的失望孤独之情跃跃然于纸上。

第二篇首联之“沉沉”二字、“一睨”二字均极精警,活画出定庵“一山突起”的人格风范,可是这位睨视海内人材的杰出者不是因为幼年即堕入晋贤的通脱狂浪、不拘礼法之风,至而立之年才参与史席、距离自己的理想长途漫漫么?然则作者理想为何?古之所谓“三不朽”、“一人得道、鸡犬升天”一类为人艳羡者居然都不在其眼中!他所期冀的原来是一种“回肠荡气”的又与解脱烦恼的禅学相关的“情”和“才”的交融。然而,所谓“逃禅一意皈宗风,惜哉幽情丽想销难空”,诗人对禅宗真的虔信否?这只是无奈之下的遁逃而已!那些难以销除的如玉美人和如虹剑气才是他深心处想往的境界啊!作者豪气横空,可“万一”二字又透出明知难以实现的“伤心”与苍凉。中夜独坐,总不过是以“来何汹涌”开始,以“去尚缠绵”告终的罢!

尝见张远山(《齐人物论》作者之一)称李白将“愁”写得“欣喜若狂”,以为深得太白诗歌三昧。不妨也如此说,如龚自珍将“伤心”写得如此气象万千者,太白之后,亦不多觏。

chūn shāng xīn zuò huà píng
fàng yǎn qīng míng
shān qiū líng
wàn lài yán zuò líng
sāi shàng téng
jiāng dōng jiǔ yǔn shǎo wēi xīng
cóng lái xiāng lèi wèn
huàn chū cháng é shī tīng
chén chén xīn shì běi nán dōng
rén cái hǎi nèi kōng
zhuàng suì shǐ cān zhōu shǐ
tiáo nián duò jìn xián fēng
gōng gāo bài jiāng chéng xiān wài
cái jìn huí cháng dàng zhōng
wàn chán guān huā rán
měi rén jiàn hóng
组诗哀怨

黄金华发两飘萧,六九童心尚未消。


叱起海红帘底月,四厢花影怒于潮。

huáng jīn huá liǎng piāo xiāo
liù jiǔ tóng xīn shàng wèi xiāo
chì hǎi hóng lián yuè
xiāng huā yǐng cháo
抒怀月亮
更多关于龚自珍的古诗>>
汉朝儒生不青紫,二十高名动都市。《易》通田何《书》欧阳,三十方补掌故史。 门寒地远性傥荡,出门无阶媚天子。会当大河决酸枣,愿入薪楗三万矢。 路逢绛灌拜马首,拜则槃辟人不喜。归来仰屋百喟生,著书时时说神鬼。 生不逢高皇骂儒冠,亦不遇灞陵轻少年。爱读《武皇传》,不遇武皇祠神仙。 神仙解词赋,《大人》一秦凌云天。枕中黄金岂无药,更生误读淮王篇。 自言汉家故事网罗尽,胸中语秘世莫传。略传将军之客数言耳,不惜钳我歌当筵。 一歌使公惧,再歌使公悟,我歌无罪公无怒。汉朝西海如郡县,蒲萄天马年年见。 匈奴左臂乌孙王,七译来同藁街宴。武昭以还国威壮,狗监鹰媒尽边将。 出门攘臂攫牛羊,三载践更翻沮丧。三十六城一城反,都护上言请勤远。 期门或怒或阴喜,喜者何心怒则愤。关西籍甚良家子,卅年久绾军符矣。 不结椎埋儿,不长鸣珂里。声名自震大荒西,饮马昆仑荡海水。 不共郅支生,愿逐楼兰死。上书初到公卿惊,共言将军宜典丘。 麟生凤降岂有种,况乃一家中国犹弟兄。旌旗五道从天落,小印如斗大如斛。 尽隶将军一臂呼,万人侧目千人诺。山西少年感生泣,羽林群儿各努力。 共知汉主拔孤根,坐见孤根壮刘室。不知何姓小侯瞋,不知何客惎将军。 将军内顾忽疑惧,功成定被他人分。不如自亲求自附,飞书请隶嫖姚部。 上言乞禁兵,下言避贤路。笑比高皇十八侯,自居虫达曾无羞。 此身愿爵关内老,黄金百斤聊可保。呜呼!汉家旧事无人知,南军北军颇有私。 北军似姑南似嫂,嫂疏姑戚群僮窥。可怜旧事无人信,门户千秋几时定。 门户原非主上心,詄荡吾知汉皇圣。是时书到甘泉夜,答诏徘徊未轻下。 密问三公是与非,沮者不坚语中罢。庾词本冀公卿谅,末议微闻道涂骂。 拙哉某将军,非火胡自焚。非蚕胡自缚,非虿胡自螫。 有舌胡自挢,有臂胡自掣。军至矣,刺史迎,肥牛之腱万镬烹。 军过矣,掠童女,马踏燕支贱如土。嬴家长城如一环,汉家长城衣带间。 嬴家正为汉家用,坐见入开仍出关。入关马行疾,出关马无力。 丞华厩里芝草稀,水衡金贱苦乏绝。卜式羊蹄尚无用,相如黄金定何益。 珠崖可弃例弃之,夜过茂陵闻太息。汉家庙食果何人,未必卫霍无侪伦。 酹金失侯亦有命,人生那用多苦辛。噫嚱!人生那用长苦辛。 勿向人间老,老阅风霜亦枯槁。千尺寒潭白日沈,将军之心如此深。 后世读书者,毋向兰台寻。兰台能书汉朝事,不能尽书汉朝千百心,儒林丈人识此吟。
热门搜索:手机迅雷下载ios版最性感的美女照片性感美女脱衣贾静雯性感图片演员名单大全性感丝袜
櫻花の島
网站地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