望江南·梳洗罢(温庭筠)原文、翻译和赏析
作者:未知
望江南⑴ 温庭筠 梳洗罢⑵,独倚望江楼⑶。过尽千帆皆不是⑷,斜晖脉脉水悠悠⑸。肠断白蘋洲⑹。 注释: ⑴望江南:又名梦江南忆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段安节《乐...
望江南⑴ 温庭筠 梳洗罢⑵,独倚望江楼⑶。过尽千帆皆不是⑷,斜晖脉脉水悠悠⑸。肠断白蘋洲⑹。 注释: ⑴望江南:又名梦江南忆江南,原唐教坊曲名,后用为词牌名。段安节《乐。
赠阙下裴舍人(钱起)原文、翻译和赏析
作者:未知
赠阙下裴舍人 钱起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常悬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注解: 1、上林...
赠阙下裴舍人 钱起 二月黄鹂飞上林,春城紫禁晓阴阴。 长乐钟声花外尽,龙池柳色雨中深。 阳和不散穷途恨,霄汉常悬捧日心。 献赋十年犹未遇,羞将白发对华簪。 注解: 1、上林。
植树节是几月几日
作者:未知
植树节是3月12日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提倡通过这...
植树节是3月12日 植树节是按照法律规定宣传保护树木,并动员群众积极参加以植树造林为活动内容的节日。按时间长短可分为植树日、植树周和植树月,共称为国际植树节。提倡通过这。
清平乐·留人不住(晏几道)原文、翻译和赏析
作者:未知
清平乐⑴ 晏几道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⑵。一棹碧涛春水路⑶,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⑷,画楼云雨无凭⑸。 注释: ⑴清平乐(yu):词牌名,取...
清平乐⑴ 晏几道 留人不住,醉解兰舟去⑵。一棹碧涛春水路⑶,过尽晓莺啼处。 渡头杨柳青青,枝枝叶叶离情。此后锦书休寄⑷,画楼云雨无凭⑸。 注释: ⑴清平乐(yu):词牌名,取。
世界节水日是几月几日
作者:未知
世界节水日是3月22日 世界水日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商业和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联合国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因水资源需求上升而引起的...
世界节水日是3月22日 世界水日宗旨是唤起公众的节水意识,加强水资源保护。为满足人们日常生活、商业和农业对水资源的需求,联合国长期以来致力于解决因水资源需求上升而引起的。
世界地球日是几月几日
作者:未知
世界地球日是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
世界地球日是4月22日 世界地球日(Earth Day)即每年的4月22日,是一个专为世界环境保护而设立的节日,旨在提高民众对于现有环境问题的意识,并动员民众参与到环保运动中,通过绿色低。
世界无烟日是几月几日
作者:未知
世界无烟日是每年的5月31日 在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上建议把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World No-Tobacco Day),并从1988年开始执行,但从...
世界无烟日是每年的5月31日 在1987年11月,世界卫生组织在日本东京举行的第6届吸烟与健康国际会议上建议把每年的4月7日定为世界无烟日(World No-Tobacco Day),并从1988年开始执行,但从。
万圣节几月几日
作者:未知
万圣节是11月01日 万圣节又叫诸圣节,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而万圣节前夜的10月31日是这个节日最热闹的时刻 。在中文里,常常把万圣节前夜(Halloween)讹译为万圣节(All...
万圣节是11月01日 万圣节又叫诸圣节,在每年的11月1日,是西方的传统节日;而万圣节前夜的10月31日是这个节日最热闹的时刻 。在中文里,常常把万圣节前夜(Halloween)讹译为万圣节(All。
绝句(杜甫)译文_注释_鉴赏
作者:未知
绝句 [唐] 杜甫 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赵次公谓江边踏青,乃成都事,盖因前诗有草见踏青心句也。按:是年西山有吐蕃之警,故云旌旗、鼓角。依赵氏...
绝句 [唐] 杜甫 江边踏青罢,回首见旌旗。风起春城暮,高楼鼓角悲。 赵次公谓江边踏青,乃成都事,盖因前诗有草见踏青心句也。按:是年西山有吐蕃之警,故云旌旗、鼓角。依赵氏。
新嫁娘词(王建)原文,译文,注释,鉴赏
作者:未知
新嫁娘词 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赏析: 中唐人以白描叙日常生活,往往曲尽人情。朱庆余《闺意上张水部》写洞房花烛夜后的新嫁娘,令人过目...
新嫁娘词 王建 三日入厨下,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先遣小姑尝。 赏析: 中唐人以白描叙日常生活,往往曲尽人情。朱庆余《闺意上张水部》写洞房花烛夜后的新嫁娘,令人过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