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李云龙,字烟客。番禺人。少补诸生,负奇气,一时名士多严事之。绌于遇,以赀游国学,卒无成。走塞上,客东莞袁崇焕所。时崇焕总制三边,威名大震,云龙在幕参其谋。既而崇焕死,遂为僧,称二严和尚。明亡,不知所终。著有《雁水堂集》《啸楼前后集》《遗稿》《别稿》行世。清同治《番禺县志》卷四二、清陈伯陶编《胜朝粤东遗民录》卷四有传。李云龙诗,以广东省立中山图书馆所藏民国手抄本《啸楼诗集》为底本,参校以广东省地方文献馆民国铅印本《啸楼集》及清温汝能《粤东诗海》。
江干白露秋,明霞水上浮。流光依浦溆,结绮傍汀洲。
汀洲遥遥日沉树,海气渐升霞渐举。已讶长空驾綵桥,俄惊古渡飘红雨。
飘红驾綵百态呈,玉宇银河变紫清。何年上界开丹阙,何处仙人住赤城。
日华云影交相射,又逐秋风散楼榭。雁翅城边绛帐施,凤皇台上珠帘挂。
珠帘绛帐影沉沉,孤鹜齐飞度碧浔。调脂乍映芙蓉水,织锦还依枫树林。
轻舒漫卷纷无已,望来疑是犹龙气。地下宁无宝剑藏,关前应有真人至。
集真岛上路漫漫,赤水山前欲去难。凭将鲍靓双飞燕,聊向飞云顶上看。
魏国有田夫,野耕得宝玉。怖其光照夜,弃之不敢畜。
燕石梧台下,偏投宋人欲。时俗多谬误,不辨珉与琭。
徒取周客笑,为知卞和哭。
空门亦自可,且听演三车。尘世风中絮,浮名水上霞。
一丛贞士菊,五色故侯瓜。自足一丘赏,何论八月槎。
凉风生户牖,一径白云迷。草阁闻虫语,琪林见鸟栖。
长谣出紫府,缓步下丹梯。遥望严城上,参横河汉低。
水晶宫殿夜沉沉,明月飞来祇树林。断岸正当山睡处,碧溪遥送海潮音。
凭将翠袖挥尘鞅,却傍红颜长道心。记得秦淮听歌地,碧桃花下一庵深。
回车出古洞,振策登石楼。丛林开复闭,曲径阻旦脩。
扳萝寻去路,藉草酌分流。午始历翠壁,时复憩丹丘。
既登危峰顶,迥与青云浮。长啸划霄汉,俯身摘斗牛。
群山既历历,远江亦悠悠。览胜结遐想,观逝动烦忧。
不能保百龄,何用图千秋。誓将申独往,乘云恣遨游。
美人倘我邀,大药幸可求。
薇垣春暖木欣欣,中有灵根更不群。秀结月精饶瑞色,气钟云母吐清氛。
三重青盖朝迎日,九曲琼枝夜照云。已借金光被南土,好将承露奉明君。
南园文酒会,与子分尤亲。宝剑赠烈士,幽兰遗美人。
向来依北阙,亦得共芳晨。犹忆联镳去,香街踏玉尘。
苍梧西去近,不用怅蛮烟。此地邻勾漏,前贤有稚川。
君饶红玉质,自协丹砂缘。何必占朝谒,方知令是仙。
平原黯黯云脚垂,白杨树底游魂归。沧海已销精卫恨,青山无复杜鹃啼。
忆昨阴风暗南土,长林夜夜髑髅语。苍苔古道无人行,燐燐鬼火烧秋雨。
枯骸朽骨乌鸢馀,总是当年琼树枝。然腹引灯宁自照,漆头作器任人为。
江湖义士洪都客,泪洒尸陀林下石。自怜无力效秦封,日扣公门请周泽。
绣衣使者乘骢来,玉鞭一指瘴烟开。吹枯振朽百废举,顿起沟壑登春台。
粤王城头暮烟碧,处处秋山净如拭。遥听牛背笛声来,不似前时惨澹色。
泉台岂是铭恩处,事不近名名乃著。君不见宋陵松柏已萧条,行人犹忆冬青树。